评论文章节选

赵尔俊之“ 之间”

非 黑 非 白 黑 白 之 间 凝 灰
或 昼 或 夜 昼 夜 之 间 涌 曦
似 梦 似 醒 梦 醒 之 间 呓 述
若 沉 若 思 沉 思 之 间 性 绪
亦 躯 亦 体 躯 体 之 间 盈 骸
随 形 随 影 形 影 之 间 斑 曳
又 重 又 叠 重 叠 之 间 颤 愰
尤 动 尤 静 动 静 之 间 息 嘘
—— 朱成

当穹苍寂寞 繁星散漫 交换关系位置的时候
当洪水过后 大地无华 展转嶙峋脊梁的时候
当旧坟无寻 后人再聚 重组来世恩怨的时候
当电脑中毒 记忆混乱 讨债途中躲债的时候
当欲望过后 倾听寂寞 体内江河汹涌的时候

我走进赵尔俊的画
— 刘溢

趙爾俊拥有无比精湛的技巧在素描和油画的所有领域, 她的早期艺术训练是传统的, 她把这些优势用绝妙的方式与西方现代理念相结合. 她的作品通常并列亚洲文化的气韵和意念,造型及色彩与西方美术史中标志性的形象. 她做得不动声色, 她的油画看起来有难以言传的朴素品质, 正是这高贵的特质和修养构成了她作品的基础.
— 莫里斯 耶鲁斯基

在这组画中,我看到了尔俊的稳沉、挚着、坚毅。她的画中没有悲天怜人,没有大富大贵的色彩。她不向市俗底头,坚守着自己那一片神圣的土地,她的向往没有随岁月的变迁而改变。对于人性的思考,一直是她人生的主题曲。所以,她是超越现实的,她的画也深深的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也许,这就是赵尔俊,有别于他人的赵尔俊。尔俊的画—-黑与白,就是人性黑白交替的运动。在这个有精神意味的流动中,为我们展现的,是精神与肉体之间,那艰苦卓绝的斗争。也是她从人性到神性的涅磐。
— 蔡利华

相比其他画作, 这些没有绚丽色彩的素描画作打动观者的是淡墨和线条勾勒出的人体的美, 流动在纸上的情绪化,仪式般的气韵, 宗教的反思…… 线条毫不犹豫, 利落, 大方, 却共有着女人柔美, 细腻, 忧伤, 唯美的内心. 。。。。这些反了朴的, 归了真的线条和心灵在白色的纸上自由的舞蹈, 水墨是弥漫的空间, 线条是生命, 是情绪.
赵尔俊还有个美丽的满族名字 —- 伊尔根觉罗. 尔俊, 那里面仿佛就已经藏了神秘和悠远. 她有一双很黑, 很深邃的眼睛, 那是在名画后面怯怯又异常大胆的眼睛. 感受她素描中巨大而柔美的张力, 更惊异于她最有代表的’东方与西方’系列作品, 每一幅都是世界名著优化中嵌入一个充满传统东方气质的女人, 神态是含蓄的, 这种形式却极度张扬. 陶醉于那些优美的仿佛诗歌般的人体, 更陷入名画前那仿佛无瑕却又极至诱惑的眼神.
那是迷一般神秘的女人, 又仿佛只是最简单纯和的女人.
— 小小

趙尔俊是个有极高成就的人物画家。她无以伦比的素描正是她艺术上杰出地位的证据, 使她能羁身北京和美国的顶尖艺术学院。她的系列作品致力于东方和西方观念意识的一种交汇, 这些意象充满了洞穿人生和有生命力的艺术的精神或‘气韵’以酣畅的中国笔墨奔流着贯穿于始终。
— 瓀兹 波德文

扭转的人体,凝聚在黑白的强烈冲突中,给人以直击振撼心灵的视觉感受。肢体摆以舞蹈式的莫名动态,画面顿然延伸出现代时空下人们某种困惑难奈的不宁心绪。正是这种压抑苍涩的氛围,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冲击力度,仿佛火山下那赤烈的岩浆,再也不顾坚封于厚厚的沉压,非喷涌怒放而不快也。人性的自由,在双臂伸向黑天的舞动向往中,擎起了高扬的大旗。这画,沉淀出了风雨的几缕潇瑟,也凝练刻画了人类对待人性自由的声声呐喊。
— 李剑果

一个在西方古典油画技法领域极其有成就的艺术家,………一个年青的中国女人不但作为见证人也作为主角登上了艺术舞台. 纯粹亚洲式的谦虚隐敝着她的天性. 当她奉献出她的那些削肩的时尚女人们和其它等等…来表现她的人物角色时, 趙向观众提出了三个复合的情节用以思考这西方价值衡量所面对的东方价值. 首先是, 她把自我作为描绘对象的思考, 是与中国和日本绘画传统无关而是一种典型的西方研究方法这正是趙的创作中一个基本元素. 第二,是男性艺术家关于女性主题的定义与她把自巳作为模特儿来刻划的共谋. 第三, 在对西方文化继承和某种程度的僭越中她的作品形成一个对比并创建了东西方观念的共存.
— 德布瑞拉 麦克琳特, 权威艺术评论家, 作家, 艺术策展人

趙爾俊的创作使用木炭和油画, 强烈而敏锐, 用精确的线的意象描绘出的肖像和人体, 这次展出的作品把我们熟悉的西方艺术与东方的人物和脸谱并置呈献。 在有的画中, 人物占有各自的空间, 独自沉思; 在别的画中人体编结纠缠, 天成如同野生的藤蔓, 又如同中国的书法置身于诗句中。
— 哈里 可拉兹, 权威艺术评论家, 作家

观尔君画,如入冰湖火海,生命的无奈如影随形,完美的躯壳下竟然包裹着如此深度的忧郁……长夜无边,哪里才是希望和光明的圣土?差点错过尔君先生好画,今得一观,真幸事。
理性的手法竟营造出如此感性令人动容的场面,确实大手笔。尔君大造之材呀,
观先生画,我惊叹于理性对情感的控制力度,这里没有对情感的无度放纵,一切都在微醉状态,作品本身的结构主题都找到了恰当的归依。在这里,人体是完美的,同时又是孱弱的,精神似乎想冲出肉体的束缚,融化到画外神秘耀眼的白光之中。一般来说,艺术家缺的不是热情,能够对热情进行有序控制才是成为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根本所在。先生在这方面做的极好,所以画面里才会有一种难得的贵族气质。
— 厚以载道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