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到神性的涅磐

从人性到神性的涅磐
— 蔡利华

赵尔俊的画《黑与白》观后感

第一眼看到赵尔俊的组画《黑与白》给我的印象,是使我马上想到了中国的太极图腾。这个黑白相间,类式鱼的首尾相交的图腾,构成了中国文化和思维的特点。也是这个黑与白的变化,繁衍了广大深厚的东方文化,使之充满了神秘色彩。

赵尔俊,又名依尔根觉罗.尔俊。祖上为满族正蓝旗,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使尔俊在青少年时期就成了有问题的人,加上她自己那不屈不挠的性格,给自己青少年时代带来了不少的麻烦。那样的年代,是一个黑白巅倒的年代,加上一些历史的误导,对满族人的憎恨也是很普遍的。在汉人的眼里,好象华夏只有汉人才是掌权的正史,而其它民族则是掠夺大汉的乱臣贼子。在这个观点上,我是赞同余秋雨先生的。是啊,华夏是华夏民族共有的家园,谁能管好她,能使她进步,就是有益于民族的。

所以,在那个年代,这个梦想做乒乓球运动员的人,是自己没找好自己的位置,那时的乒乓球是红色球,谁要你这个黑五类人呢?自然,尔俊只好另寻它路了。还好,她的奶奶会一手漂亮的国画工笔画,这点艺术细胞可能很有效的遗传给她和她的姐吧。于是,尔俊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乒乓球,拿起了画笔。也许还得感谢社会对人的排斥和需求,因为这种无意识的社会选择,为我们造就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家。

1978年,赵尔俊在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考上了当时的苏州丝绸工艺美术学院,专攻油画专业。在校期间,尔俊也是东奔西走,当然是出去画写生,收集素材之类的。记得有一次她从北京给我寄一封信来,居然没有封口。那信封还是用文革时期,小学教学课本的封面自己制作而成的。

在苏州读完书之后,赵尔俊就留校任教了,教授素描专业。也许,就是这时,在她心中就潜伏了她的黑白世界,孕育了她在黑白的世界里,看人性与神性的纠缠。也悄然的为她今天的创作埋下了伏笔。1991年,她带着对艺术的忘我追求,对艺术更高成就的向往去到了美国。在那里,她完成了硕士学位的学业,并执教于弗尼吉利亚大学美术学院,受聘于特约教授。这也是对她在艺术上取得成绩的肯定。作为朋友,我为她感到骄傲。

但是,赵尔俊的根是在中国,她所受的教育,她的世界观的行成,都是在大陆。她的文化根基,永远也离不开生她养她的大华夏文化。所以,我个人以为,也许也可能代表了赵尔俊本人的潜在意识,在她的《黑与白》中,她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启迪,在方寸之间,用黑白相间的变化,艺术的在现黑与白的辩证演化,营造一个人性向神性升华的氛围,让自己的生命,在那些优秀的精神中得到永恒。

赵尔俊的画,是以人体为绘画为主的。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就是人本身。在自然和社会中,人是存在的灵魂。相对自然界来说,自然界是一个存在,但是要在有人之后,它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存在。没有人的介入,试问:你能知道它是什么吗?所以说,赵尔俊的画,扣住了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那就是人本身。在这个主题下,有很多绘画和雕塑大师,如达芬奇、拉斐尔、提香、罗丹等,都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在人体绘画上,赵尔俊有自己的创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她在人通往神性的道路上,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人是万物之灵。因此,尔俊抓住这一永恒的主题,在自己的黑与白之中,把人的哲学理念,人的宗教感情集结在一起,为我们别开生面的展现出人的魅力。使我们在有限的画布上,感知了人的各种精神状态。而且不重复的在画布上创造了自己,创造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
但是,在绘画里,不能以物象论物象,在世界万物中,人才是中心,才是创造绘画语言的主体。人们创造了绘画语言,并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完善它,改造它,使之增强人们的精神交往,完成我们的艺术欣赏过程。所以,赵尔俊在追求艺术的过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体系,她通过这样的绘画语言,向我们认真的倾述着精神世界的流变,使我们在欣赏了艺术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暗示。

认识尔俊有二十六个年头了,其中有二十三年没有音讯。二十三年后,我又奇迹般的收到她的来信,并发来了她的画。我很惊叹,她在艺术上取得的成效。她在每一根线条上,表现的精神让我激动。

能感动人,能在你读画的那一瞬间,调动起你的遐想,应该是成功的吧。再说了,这一个黑白之间,即说出了画画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方法,同时又揉进了一个很大的人生哲学理念在其中。我们抽去人生的虚幻,自然和社会的百态,不就是在之中自我否定着吗?

我在别的文章中,读到别人对尔俊最深刻印象,就是她的那双眼睛。说真的,我认识尔俊这么多年来,我对她的印象是模糊不清的。这点,我在我的一篇文章《情归天涯》中写得很清楚。尔俊留在我记忆中的,就是她那双深邃而有神的眼。也许,那就是艺术家之眼吧。

也就是这双眼,让她以独到的视角去看待人体,从中可以感觉到尔俊的细腻、坚强、粗犷。记得当年,尔俊要我称她为俊兄,所以,后来在通信往来中,我就一直称她为俊兄。

尔俊是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在她的画中随时可以看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这是成功艺术家必然会达到的高度。记得过去年青时,我时时盼望她给我来信,因为在信中有我精神上的需求。这种心情在我的一首诗中是这样写的:

从前是你在游离的眼神中错位
从前是你在回头风的呼啸中抖落林立的冰柱
而现在是我惊心动魄地顺梯直下三千尺
我说
俊兄
今夜的风很具古代深情
今夜你就继续从信封里流出些精神

在我的理念中,不管那一门艺术,都应该有一种精神,这也是艺术的本质。正如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情感的意味”。这意味是什么?瓦。康定斯基说,那就是艺术家的艺术精神。只是在表现这种精神时,艺术家所采用的手法不一样。尔俊的画—-黑与白,就是人性黑白交替的运动。在这个有精神意味的流动中,为我们展现的,是精神与肉体之间,那艰苦卓绝的斗争。也是她从人性到神性的涅磐。

你能完全走进神性的世界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

2006-11-23于家中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